發布時間:2023-04-18 16:52 來源:融媒體中心 作者: 盧俊欣 趙文東 瀏覽次數:1912
“這個酒以后還會有,但不會是今天的福利價格,下了單的老鐵們會加急為你們配貨發貨……”“我的粉絲我來寵,這把精美的牛角梳會以最低價在直播間上車”在師宗縣電商創意園的直播間里,多場直播同時進行,本地主播正賣力地推銷師宗地方特色產品,歡笑聲和廣告語交織在一起,此起彼伏。
“因為直播帶貨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供應鏈,我們整合了一些當地的土特產、農副產品,到現在就越做越好,去年十月份開始運營的,到現在銷售額已經突破五百萬了?!睅熥诳h電商創意園直播基地負責人王應周說。
這是電商創意園專門的直播基地,通過直播的方式銷售整個電子商業園的師宗系列農產品和工藝品,讓互聯網成為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的最大增量。目前,直播基地的主播全部是師宗本地人,基地每個月還有一場電商培訓,讓更多的人實現再就業,讓師宗各族群眾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增收致富。目前,師宗縣電商創意園的直播渠道實現年銷售額近700余萬元,高效、有力地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發展。
2021年,師宗縣在青年路建立了電子商務創意園,面積約5000多平方米。園區采用“1+N”的建園模式,即一個創意園平臺、多家企業、多個產品、多個電商人共同參與。截至目前,已吸引40余家企業入駐。整個園區分為園區內和園區外兩個運營板塊,園區外建成師宗味道館、鄉村特色館、民俗特色館、木藝館、牛角工藝館、線下體驗店6個展館及電商直播基地;園區內配套建成孵化中心、培訓室等。
建園以來,園區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“要牢牢把握輿論的主動權和主導權,讓互聯網成為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增量”的工作要求,搶抓國家實施“互聯網+”戰略的有利機遇,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同園區發展相結合,以“師宗味道 融在e起”為主題,利用新平臺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推動師宗文化、師宗品牌、師宗產品“聚起來”“走出去”“叫得響”,促進各民族在經濟上、文化上、思想上交流互鑒、繁榮發展、融在“e”起。
鄉村特色館是一家壯族風情的特色展館,由云南師宗龍布瑞農特產品有限公司創始人、女企業家余晶鳳創建。起初這里只有幾個人,而現在已經有近100名員工,產品也從開始的幾款到現在近30款,企業不斷做大做強。為順應互聯網時代的消費模式,該企業還開發網貨產品5款,線上與線下共同銷售。截至目前,鄉村特色館總的線上銷售已經突破100萬元,占到整個銷售額的25%。產品在流向上海、深圳等沿海城市的同時,也讓壯族的文化走向更廣闊的天地,此外,余金鳳還帶動發展500名壯、苗、彝族婦女織錦、刺繡,年銷售壯錦、刺繡服飾等產品5萬余件,并與技藝人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,幫助當地女工年均創收0.9萬元。
除了本地人“進館”,創業園成立后,還吸引了大批熱愛家鄉的青年返鄉創業。創意園內的“半山素舍”是一家手工木藝品創意店,店主查體照是師宗縣五龍鄉花桂村人,2002年至2014一直在上海、深圳、蘇州做廣告創意設計。2014年查體照夫妻兩人回鄉探親,機緣巧合下與木頭結緣,隨后在師宗創立工作室開始手工木藝品創意。
“電商創意園里面有直播,有一個完善的物流體系,也有他們本身的一個農產品的數據庫,我們可以把這些做一個深度的融合,對于我們未來的發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?!辈轶w照妻子姜彩云告訴記者,入駐電商之后他們抓住合作機會與園區做了深入的融合,并配合園區把創意園的設計包裝、公共品牌的升級、農產品的包裝升級做了一個調整。
如今,師宗縣電商創意園通過對站點賦能、品牌賦能、傳統企業轉型升級賦能、包裝設計賦能、培訓賦能、銷售賦能等,讓師宗優質綠色農特產品插上“科技的翅膀”,走出大山,走向全國千家萬戶。同時,園區還憑借“內容+技術+渠道”的深度融合,生產了一系列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的宣傳產品,助力鄉村振興、傳播民族文化,不斷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唱響民族團結進步主旋律,傳播正能量,引領時代新風尚,促進各民族在理想、信念、情感、文化上的團結統一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
師宗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科技局副局長張光輝說:“通過園區的建設,我們能夠把全縣所有的電子商務企業匯聚到一起,共同抱團取暖,共同發展,師宗的商品銷售至全國各地,相應的民族文化也傳播到了更廣闊的天地,帶動各族群眾增收致富,讓師宗各族群眾的致富夢在互聯網平臺得以成真?!?nbsp;
師宗縣電商創意園將積極推進“互聯網+民族團結”行動,不斷積極履行社會責任,致力講好師宗故事,培育師宗力量,傳播師宗味道,拓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網絡空間,在“互聯網+”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讓民族團結的“石榴籽”在互聯網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。
來源:師宗縣融媒體中心 盧俊欣 趙文東
編輯:?;哿?/span>